3·21世界睡眠日丨七大治疗失眠的中药经方请收好→
《黄帝内经》中
将“失眠”称为
“不得卧、目不瞑、卧不安、不眠”等。
它指出:
阴阳不交(阳不得入于阴)
是失眠的发病关键,
“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
以通其道,而去其邪”
治疗失眠的大纲
总原则在于调和阴阳。
西医治疗失眠的药物
主要采取
服用苯二氮䓬类的镇静催眠药物。
如果小伙伴们
实在对服用西药治疗失眠有所顾虑,
那我们今天也给大家介绍一下
咱们中医经典著作
有很多治疗失眠的经方。
一、半夏秫米汤
出自《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该方由半夏、秫米二药组成,方中秫米,别名粟米、黄米、小米等,甘凉益胃,养营阴而利大肠,半夏能导引盛阳之气以交于阴分,阴阳相和,营卫运行正常而失眠之证愈也,是交通阴阳营卫,治疗失眠的“第一方”。
二、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记载:“虚劳虚烦不得,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汤由知母、茯苓、川芎、甘草、酸枣仁组成,功能补虚养血、养血清热、除烦安神,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怔忡恍忽,夜以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
三、甘麦大枣汤
《金匮要略·妇人病脉证并治》云:“妇人脏躁,善悲伤欲哭,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该方由甘草、小麦、大枣组成,功用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主治心阴受损、肝气失和之脏燥。主治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细微数。
四、桂枝龙骨牡蛎汤
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由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组成,功效调阴阳、和营卫,主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自汗盗汗,遗尿;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心悸多梦,不耐寒热,舌淡,苔薄,脉来无力者。
五、黄连阿胶汤
出自《伤寒论·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少阴病,得之二 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主之”。该方由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组成,功用滋阴降火,除烦安神。主治热邪伤及肾阴,使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形成阴虚于下,阳亢于上,阳不入阴而躁扰,故而心中烦不得卧。
六、栀子豉汤
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该方组成栀子、豆豉,有清热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主治热郁胸膈不寐证,症见身热心烦,虚烦不得眠,或心中懊怀,反复颠倒,或心中窒,或心中结痛,石红苔微黄,脉数。
七、炙甘草汤
01
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 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该方由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冬、麻仁、大枣组成,主治重病后阴血不足,血不养心,虚羸少气,心悸失眠,虚烦不寐,大便干结,舌 淡,少苔,脉细或结代。
完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