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世界睡眠日丨健康睡眠 优先之选
世界睡眠日
健康睡眠 优先之选
03/21
//// 世界睡眠日
健康心理与良好睡眠
这二者密切相关。
前一晚的睡眠质量
直接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关于睡眠不足的伤害,
英国科学家马修·沃克
在《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中指出: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
有2/3的成年人无法获得8小时夜间睡眠。
如果每晚规律睡眠少于6小时,
你的免疫力会下降,
罹患癌症的风险会翻倍,
患上阿尔兹海默病风险会上升,
你的血糖会受到影响,
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增加;
焦虑、抑郁患者
在睡眠障碍下病情也将会加重。
今天,
一文带你了解有关失眠的
误区成因和科学的治疗方法。
四大失眠误区
医生在临床中发现大家对睡眠是有比较多误区的,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点:
01
讳疾忌医,忍受失眠
很多人听说安眠药副作用强,长期服用会有依赖性,对大脑有损害。宁可忍受睡不着的痛苦也不去看医生。长此以往,体力、精力和情绪的稳定都会下降。原本只是简单的失眠症,但慢慢地有可能发展为抑郁症、焦虑症。其实,现在医药发展很快,很多药物不会产生依赖性。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合理、适量的用药,是不会成瘾的,不会对大脑造成损害;不合理的用药才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02
日思夜想,把睡觉当任务
睡眠像吃饭、喝水一样,本来是一个简单的习惯,但是失眠的人会把睡眠当成一个任务。从早上就会想,今天晚上几点睡,睡前吃什么药,一整天都会被睡眠问题所困扰,不停地去思考。不难想象,当TA的意识被这类思绪占据的时候,睡眠质量很难好转。最可怕的不是失眠而是怕失眠,如果一个人特别害怕失眠,TA一定有睡眠问题。
03
玩电脑手机,困了再睡
准备睡觉时,大脑应该慢慢安静下来。看电脑、玩手机,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会使人的大脑皮层部分兴奋起来,这与进入睡眠的状态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睡前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04
不找原因,只求方法
失眠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可能是外部环境、身体状况,也有可能是因为抑郁症、焦虑症引起的。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患者,医生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先找原因才能去求方法。解决失眠问题后,还要防止失眠的反复。
五大失眠原因
1
环境因素
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失眠的问题,如环境变化、倒时差等。
2
心理因素
常见的心理因素包括由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导致失眠,或是日常生活中引起情绪起伏的事,比如,吵架、生气导致难以入睡。
3
身体因素
身体因素导致的失眠,如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不好、前列腺增生或者长期卧床体质较弱等,建议患者首先治疗疾病,病情得到了控制,失眠可能就会很大程度得到缓解。
4
药物因素
有些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如果影响特别明显的话,建议首先和医生协商是否可以换药。
5
饮食习惯
建议失眠的人戒掉咖啡、奶茶等导致失眠的饮品,尤其在下午三点以后就不要再饮用任何含咖啡因的饮品。
四种治疗方法
1
行为调整
睡眠是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的。每个人都要养成一个健康的睡眠习惯。睡眠习惯不好,自然而然产生失眠问题。因此,调整睡眠的行为习惯很重要。(传送门→昨晚又没睡好?4条睡眠卫生小TIPS助你轻松入眠!)
2
躯体和情绪问题的治疗
如果患者躯体疾病导致失眠,需要先治疗这些问题,随着躯体问题的解决,失眠问题也将有所好转。如果你怀疑是因为抑郁症、焦虑症导致的失眠,需要找医生确诊。通过科学地用药,在改善了抑郁或焦虑的情绪后,失眠问题也会随之缓解。
3
药物治疗
新型的安眠类药物不断上市和使用,这些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性,无需过度担心其副作用。(更详细药物类科普看这里→【学习】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精神科药品,竟然是TA!)
4
心理治疗
对于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针对影响TA的心理因素展开心理治疗,让患者打开心结,睡眠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注意!安眠药使用雷区
遵从医嘱,不叠加!
安眠药几乎都是处方药,不要随意自行尝试,更不可叠加使用。
不可同时饮酒!
安眠类药物不能和酒同时使用,否则会造成严重的肝损害。假设吃了安眠药,同时又喝酒,会影响身体里的血药浓度、肝肾功能和大脑功能,导致严重后果。
避免驾驶、高空作业!
服药后要避免驾驶、高空危险工作等。
减停因人而异!
药物减停情况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1-2个星期就能减停,但大多数人要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来减停。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病情和所使用药物进行判断。
某些体质不宜使用!
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要慎用安眠类药物。有些老年人的心脏、肝肾功能不好,安眠药的用量和用法也不一样,要遵医嘱。

END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