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洁癖、整理癖那么简单!那些强迫症背后的真相…
引导
上一期的科普我们了解到完美主义和强迫症的区别,完美主义=强迫症?NO~~~~~~~。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不受控制地重复同一思维或行为,患者本身清楚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产生痛苦体验,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它常被错误地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完美主义倾向,导致强迫症患者的痛苦被轻视。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常见的以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患者明知这些思维或动作没有现实意义、没有必要、多余,有强烈的摆脱欲望,但无法控制,因此感到十分苦恼。这类疾病在精神障碍中以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病程迁延为突出特点。基于我国十余所医院的研究测算,中国强迫症的经济负担达到了惊人的377.4亿元人民币,但社会大多数人群对于强迫症的认识仍不足。世界范围内报告的强迫症终生患病率为0.8%-3.0%。国内报告的强迫症时点患病率0.1%-0.3%,终生患病率0.26%-0.32%。
01
病因与发病机制
尽管强迫症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涉及多种因素:
01
遗传因素 家族史中有OCD或其他焦虑障碍的人更有可能发展出此病。
02
大脑结构和功能 某些大脑区域如纹状体的功能异常可能与OCD的发展有关。
03
生物化学因素 特定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可能在OCD中发挥作用。
04
生活事件 压力大的生活事件,如重大损失或创伤,可能会触发OCD的发展。
02
临床表现
1
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是指某些想法、回忆或冲动在个体脑海中反复出现,尽管个体认识到这些内容没有实际意义且带来烦恼,但无法自主控制。
①强迫怀疑: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产生反复怀疑。例如,频繁检查是否关好门窗,或寄信时不断确认信件细节。
②强迫担心:表现为对一些明显不会发生的事情产生过分担忧,如担心自己会伤害他人或担心自身受到毒物污染。
③强迫性恐怖:在看到某些特定物品或场景时,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如看到棺材便联想到死亡。
④强迫思考: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或自然现象进行无意义的过度思考,如反复思索为什么1+1=2而非3。
⑤强迫联想:脑子里出现一个观念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一个相反或不相关的观念。
⑥强迫表象:在头脑里反复出现生动的视觉体验,常具有令人厌恶的性质。
⑦强迫回忆:经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识中反复呈现,给患者带来苦恼。
⑧强迫意向:反复出现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
2
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指的是患者反复执行某些行为或仪式,即使这些行为或仪式对个人来说没有实际意义或明显的必要性。患者往往会感到这些行为是被迫的,他们也认识到这些行为是不合理的,并且反复执行这些行为通常会消耗大量时间,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以下是常见强迫行为的具体表现:
①强迫清洗:常见的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洗手、洗衣等。患者由于担心受到细菌或污染的侵害,会不断地重复清洗动作,直至感到心理上的“洁净”。
②强迫检查:这是为了减轻强迫怀疑所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行为。例如,患者可能会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已锁好,煤气是否关闭等,即使他们已经确认多次,但仍然无法抑制检查的冲动。
③强迫性仪式动作:患者可能会执行一些具有仪式感的固定动作,试图以此来减轻或防止强迫观念所引起的焦虑不安。例如,用手拍胸部以示可逢凶化吉。
④强迫计数:有些患者见到某些具体对象,如电线杆、台阶等时,会出现不可克制的计数行为。如果计数被打断或无法完成,患者会感到极度焦虑。
⑤强迫询问:有的患者可能表现出强迫性询问,他们往往不信任自己,为了消除疑虑或所带来焦虑,会反复对他人进行询问,要求他人予以解释或保证。
03
治疗方法
1
认知行为疗法 (CBT)
时至今日,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强迫症的常用良方,且被证明是目前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疗法。其中,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及反应预防”技术应用较为广泛。顾名思义,“暴露及反应预防”就是让一个人暴露在让他焦虑的场景中,他通常的反应是执行强迫行为,但现在要预防他做出这个反应,合起来就叫“暴露及反应预防”。暴露意味着长时间面对恐惧,直到焦虑减少为止。反应预防手段是指对想要进行仪式化或寻求安全行为的不回应。暴露背后的理论是,通过故意并多次面对恐惧或强迫观念,要求你不去回应,你就会习惯它们,你的恐惧也会平息。暴露和反应预防的过程以及随后逐渐减少的焦虑被称为习惯化。
2
药物治疗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强迫症患者和5羟色胺系统增高有关系。所以,就目前的治疗而言,强迫症患者最有效的药物是一种叫作“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抗抑郁药物(或简称为SSRIs)。这类药物作用于大脑中的5-羟色胺受体,有助于增加神经细胞中5-羟色胺的浓度,增加大脑中某些通路的5-羟色胺含量,减少焦虑。
虽然
强迫症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正因为
有了正确的支持、科学的治疗,
许多患者能够有效管理好症状,
重新过上轻松愉悦的生活。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万齐根
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擅长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及亲子关系的心理咨询,对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