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暴力!零容忍!让我们共同对校园霸凌说:不!

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北高镇3名13岁的初中生将14岁的同学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里。他们作案后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家,第二天继续上学。直到警察调出监控视频,他们才承认罪行,指认出主犯。3月11日,涉案嫌疑人被全部抓获,3月15日,被刑拘。

这起泯灭人性的案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三名初中生不仅毁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也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损失。据新闻报道,这三名未成年嫌疑人不仅长期霸凌被害人,而且其他同学也深受其害,为什么这三人中没有一人出现不忍、犹豫而劝阻停手?又是怎样的家庭养育出如此暴虐的孩子?学校和老师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这个问题,予以批评和制止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深入探讨这场惨剧的根源。

 

1.

什么是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上下学途中以及学校教育等活动中,蓄意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力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校园霸凌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言语肢体社交网络。大多数家长以为霸凌只是“小孩子不懂事”“打打闹闹很正常”,实际上霸凌可导致孩子抑郁消沉、厌学逃学、酗酒、自残甚至危及生命。更让人担忧的是,世界各国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公布的144个国家的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学生中,平均每3个学生就有1个遭遇过校园欺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或施暴者。

 

 

2.

霸凌背后的原因?

 

 

 

校园霸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发生原因通常涉及多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可能导致霸凌行为的原因有:

 

01

个体因素

施暴者自身有自尊问题、社交技能不足、情绪调节困难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如冲动控制障碍、品行障碍)导致霸凌行为。受害者因为某些弱势原因(如体型、外貌、智力水平、自卑怯弱性格等)而成为霸凌的目标。旁观者处于对同伴压力的顺从或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而参与或忽视霸凌。

 

02

家庭原因

家庭环境中的暴力、忽视或过度纵容会影响孩子的行为。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霸凌行为为孩子提供了模仿的机会;而缺乏有效的家庭沟通和情感支持可能导致孩子处理冲突的能力不足。这些原因为校园霸凌提供了土壤。

 

03

学校环境

学校促进竞争和划分分数等级的教学模式,导致某些学生为了显示权力或地位而霸凌他人。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干预措施或反霸凌政策及教育,会无意中忽视或默认霸凌行为的持续。教师和同学的负面态度或消极处理方式也加剧或促使霸凌行为的发生。

 

04

社会文化

媒体和网络上的暴力内容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态度。社会经济不平等,以及对于“强者”和“弱者”的刻板印象,可能在校园中反映为霸凌行为。

 

05

群体心理

未成年人可能会通过欺凌行为来提高或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也有一部分欺凌者是由于怕被排挤和欺凌,所以选择“跟风”。群体内的对抗性和竞争性氛围也助长了霸凌行为。

 

 

3.

家长如何尽早察觉孩子被霸凌?

 

 

 

尽早识别霸凌行为对保护受害者至关重要,但很多孩子在遭遇了校园霸凌时不敢告诉家长,导致霸凌行为持续甚至加剧。那么哪些征兆可能是孩子被校园霸凌的求助信号?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及时识别正在持续或潜在的霸凌行为:

 

1

注意孩子的变化

 

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包括情绪变化、身体变化以及学业表现等:

●孩子突然变得焦虑、沮丧、孤僻或不愿上学;

●试图携带保护工具(棍子、刀等)去学校,并且表现出受害者的肢体语言,如拒绝眼神交流、耸肩弓身等;

●拒绝谈论学校或同伴,或闪烁其词;

●害怕或讨厌去学校,或者经常提到被嘲笑、恐吓或排斥;

●孩子的个人物品,如鞋子、饰物、文具等经常丢失或破损严重;

●孩子身上出现无法解释的身体伤害,如擦伤、淤青或撕裂的衣物。

以上这些都可能是孩子遭遇霸凌的迹象。

 

 

2

关注孩子的社交活动

 

注意孩子的社交媒体活动。霸凌行为也可能在网络平台上发生,如通过恶意评论、发帖或私人消息侮辱等;

注意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尤其是那些可能的霸凌者。霸凌行为可能包括威胁、恐吓、嘲笑或排挤他人;

如果孩子反复出现某个特定的行为或反复发生某个事件,这可能是霸凌的模式。例如,如果孩子每次放学后都感到不舒服或有物品丢失,这可能是被霸凌的迹象。

 

 

3

加强沟通

 

经常与孩子进行开放和非评判性的对话,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让他们确定你是值得信任的,并愿与你沟通、袒露心迹。保持与孩子老师和学校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人际关系。

日剧《非自然死亡》

 

4.

杜绝霸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被霸凌者

 

电视剧《黑暗荣耀》

在遭受校园霸凌时,被霸凌者尽量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所控制,激烈的反应可能会加剧霸凌行为;及时向信任的成人求助,如老师、学校辅导员、班主任或家长,记录下霸凌的具体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和目击者等。如果有文字信息、社交媒体的截图或其他形式的证据,也应该保存下来。被霸凌者尽量避免独行,并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技巧。参与体育活动或其他兴趣爱好,这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和社交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霸凌。不要因为别人的不当行为而质疑自己的价值或感到羞愧。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勇敢和自我关爱的一种方式。

 

家长方面

 

电影《别哭妈妈》

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关注孩子的校园生活和心理状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社交技能,反对任何形式的霸凌。家长发现校园霸凌应保留相应的证据第一时间向学校反馈,使霸凌行为得到有效处理。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与学校合作共同预防和解决霸凌问题。如果发生的霸凌行为情节严重,要抓紧报案,寻求法律援助。

 

学校方面

 

纪录片《失控的校园》

有调查数据表明,78.7%的同学认为老师干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引来变本加厉的报复。教师和学生都应提高对霸凌行为的认识,教师要具备识别和处理霸凌事件的能力,学生则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不适和求助。确保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有畅通的沟通渠道,以便在霸凌发生时能够迅速报告和反应。老师应教育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差异,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对学生进行有关霸凌识别、防止及后果的教育。让他们明白什么是霸凌行为,以及如何以积极的方式处理冲突。加强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霸凌行为可能触犯法律,甚至构成犯罪,从而起到震慑作用。

旁观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避免加入霸凌行为或选择沉默,鼓励通过语言等形式阻止霸凌行为继续发生。向老师、家长或其他权威人士寻求帮助,在安全的环境下积极举报霸凌行为。

 

专业帮助

 

央视新闻报道

媒体和社会应给予足够的关注,通过报道霸凌事件,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预防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全社会都认识到霸凌的严重性,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社会支持给受害者及其家庭。

校园霸凌对被欺凌者的影响,不会随着欺凌终止而结束,大概率会产生终生的影响,因此,给予被霸凌的孩子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人士可以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和心理健康,可以为被霸凌者提供社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同时,对霸凌者也要进行心理评估和矫正教育,防止其再次实施霸凌。

霸凌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后,仍要持续跟进被霸凌者的恢复情况和霸凌者的改正情况,确保被霸凌者从心理上完全恢复,并防止霸凌事件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机关应建立合作机制,形成联防联控的网络,共同打击和预防校园霸凌现象。《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保护的是善良的孩子,而不是恶魔的免死金牌。据4月8日的最新消息,河北最高检公布通告:经河北省检察机关逐级层报,最高检依法核准追诉三名不满14周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普法小课堂

 
 
 

我国最新修改的《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有几大类需要负刑事责任,如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放火爆炸等;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或者造成严重残疾的、情节恶劣的,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是由未成年人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造成他人经济损害的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END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万齐根

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擅长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及亲子关系的心理咨询,对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怎么办?专家带你了解这些治疗方法…

【警惕】孩子和以前有点不一样…家长们可要注意了!

作为父母,你真的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吗?

呼吁:请读懂孩子的“情感呼救”,帮助TA避开心灵暗礁

 

创建时间:2024-04-12 11:30
首页标题    健康宣传    科普资讯    反暴力!零容忍!让我们共同对校园霸凌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