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情绪≠焦虑障碍!多看科普少紧张,焦虑水平自然降…
网友们常调侃,
我们是过度焦虑的一代人。
从牙牙学语到工作结婚,
读书的时候担心考不好,
毕业了又着急找工作,
就业压力巨大。
好不容易稳定下来,
又要进入结婚生子的程序…
每一个东亚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循环往复,
这种没有任何人讲出来的“焦虑”
却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01
焦虑离焦虑障碍到底有多远?
在遇到压力、困难、挑战、危险时,我们会出现担心、紧张、不安、烦躁、恐惧等情绪,这就是“焦虑”。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参加一场演讲比赛,赛前几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练习时十分紧张,说话都磕巴,但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焦虑情绪反应。如果比赛结束后,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你的睡眠没有恢复正常,依然焦躁不安,这就出问题了。
这种「病理性的焦虑」主要表现为:在没有充分现实依据的情况下,持续的紧张不安,还有明显的躯体焦虑症状(心慌、出汗、胸闷、肌肉紧张)。这种情绪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严重地还影响社会功能。
一般而言,适度的焦虑是有利的,它能让我们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环境因素不相称,明显超出了必要的界限,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时,则要考虑为「焦虑障碍」。
下面这张「焦虑自评量表」可以自评一下哦~
02
被人忽略的“焦虑症”
在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我国成年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6.57%,其中焦虑障碍最高,占7.6%,也就是说每13个人里就有1个焦虑障碍患者。女性焦虑障碍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尽管如此,焦虑障碍的识别率并不理想,很多患者饱受疾病折磨而未求医。因此,提高对焦虑障碍的认识任重道远。
03
焦虑症的类型
❶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慢性焦虑障碍,患者会因为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原因(很多在别人看来都是“琐事”)而感到无法控制的、时轻时重的担忧。比如说:路上邻居不经意的一句话语,办公室同事无聊的一个小动作,都会让我感到焦躁不安,焦虑的对象没有特定目标,这就是广泛性焦虑。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焦虑障碍。
❷
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以惊恐发作为主要特点。惊恐发作是指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强烈的惊恐体验,常常伴有濒死感(感到自己要死了)或失控感(感到自己要疯了);发作时还常常伴有强烈的心脏和神经系统症状,比如心慌、大汗、呼吸困难等。这一类患者可能首先会前往去心血管科或者神经内科就诊。
❸
恐怖性焦虑障碍与广泛性焦虑障碍相对应,它有指向明确的客观对象或特定情境,比如生活中常见的晕血、恐高等,都是此类障碍。
还有一种,人们常说的“社恐”其实是社交恐怖障碍,这需要我们多加留意,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或者是年轻人有患病趋势,这类人群不敢出门,不敢去人多的地方,不敢与不熟悉的人交流,会感到明显的不适或急促不安。这也是需要寻求医师的帮助的。
04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自我调节
1
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慢跑、打球、游泳等,都能促进体内多巴胺的分泌,从而调节情绪。听音乐、按摩、放松训练、集体娱乐活动,也能适当缓解焦虑。
心理治疗
2
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认知行为治疗(CBT),它能够帮助了解我们自己的问题、想法、感受和行为,以及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并帮助调整焦虑相关的负性思维和回避行为。当然,这需要交给我们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完成。
药物治疗
3
抗焦虑的药物主要包括新型抗抑郁药、苯二氮䓬类等。有很多人提出过疑问,担心药物的安全性、副作用以及成瘾性,甚至因此不敢服用药物。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既然国家允许此类药物上市,医生能建议广大患者使用,那么它的副作用一定是在我们可控的范围之内。药物不仅是医师手中披荆斩棘的利剑,也是我们广大患者的好朋友,需要花更多的耐心时间去了解他们,充分地利用好它们。
通过今天的介绍,
相信大家对焦虑障碍有了一定的认识。
画重点咯!
有焦虑情绪不等于有焦虑障碍!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
适量运动,
及时倾诉,
都可以帮助缓解焦虑情绪。
但如果焦虑情绪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自我调节仍没有帮助,
那务必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寻求专业帮助!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