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不可回避之“痛”
深受全国人民关注的胡某宇案,
随着2月2日新闻发布会的召开,
终于盖棺定论,
公安机关认定其为自缢身亡。
2月8日,四川资中县失联高中生
曹某英的遗体已于2月7日在沱江中被发现。
没想到短短一周内,
我们接连收到如此让人心痛的消息。
从各方披露的细节中,
可以发现,
这些孩子生前都存在
抑郁的情绪或者自杀的倾向,
并且也曾多次发出
一些我们常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信号。
为了防止悲剧的不断重现,
家长、老师以及青少年自己
都应重视对青少年抑郁的识别和处理,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
-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对青少年抑郁是有影响的。约50%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父母,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郁症;对双生子的研究也发现,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达70%以上,而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仅为19%;
-
●性格因素 性格内向,不爱交流、交际,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消极面容易悲观者容易出现抑郁;
-
●负性生活事件的经历 青少年的父母丧失或离异、父母对子女采取排斥或漠不关心的态度;早年曾有严重的不幸经历,青春期后又碰到精神上的创伤,以及失恋、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成绩不良或其他负性生活事件等,均易于诱发抑郁情绪。
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从医学角度讲和成人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没有根本区别,
但又有其自身相对特殊的表现。
因此,
孩子如果出现一些青少年抑郁早期的表现,
家长可千万别以为孩子只是叛逆期到了,
或者学业压力大,
这会导致延误治疗而病情加重,
孩子后期可能会产生自伤、自杀行为。
因此,
家长和老师应予以重视并及时干预。
☑ 经常流露出不安、焦虑、低落、悲伤等情绪
☑精力疲乏、思维反应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 睡眠差、甚至失眠
☑ 明显焦躁不安、易发脾气
☑ 头痛头晕、食欲下降或暴食等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
孩子该怎么做?
孩子们要学会如何排解负面情绪。
✿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打球、跑步或快步走、游泳等)、画画、听音乐等自己喜欢的活动来释放情绪;
✿也可以用情绪日记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学会接纳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合理预期,制定合理目标,不盲目攀比,也不好高骛远,不断调整心态去积极应对学习、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家长该怎么做?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缓冲孩子的负性情绪。
✿作为家长,应学会倾听,多以关怀的角度去倾听孩子的讲述,与孩子建立互信关系;
✿要尊重孩子并关注其感受,共同解决问题,不想当然,要设身处地站着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
✿家长也要学习一定的心理知识,掌握抑郁症等常见心理疾病的一般症状表现,不要讳疾忌医。如果孩子出现异常言行,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卫生人员(心理治疗师、心理医生等)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