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伤:看不见的伤口在心里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被定义为故意伤害自身组织和器官,

不以死亡为意图,

且不被社会接纳认可的行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看到“自伤”一词,

脑海中浮现的都是

胳膊或大腿隐蔽处的刀口伤痕。

这只是自伤的众多表现形式之一。

除了用尖锐物品割皮肤之外,

拉扯头发、打捶自己、撞墙、按压、

抓挠、咬手臂、烫伤、破坏旧伤口、

过多的纹身和身体穿洞,

都属于自伤的范畴。 

 

有调查显示,

我国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检出率高达27.4%

且呈上升趋势。

超过10%的青少年选择自伤的理由是

“我认为这很有趣”。

长期的压力导致他们睡眠、饮食、性行为(手淫)、

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思维等失控.....

这些数据并不全面,

还有相当多的自伤行为

没有被发现和干预。

因此,

不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

都需要正视青少年自伤现象,

理解和帮助处于强烈心理冲突中的孩子。

01.青少年为何自伤?

✚个体因素

孩子的真实情感受压抑、被隐藏。一般而言,具有抑郁、自卑、攻击、冲动等性格特征的青少年更易发生自伤。

✚家庭因素

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缺乏关心和凝聚力、缺少相互支持和帮助,甚至矛盾重重,会使孩子难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遇到困难后又不能及时获得支持,导致压抑情绪累积;一些家长过度保护、过度控制的言行,让孩子的自主意愿长期被忽视,甚至还有一些长期受虐待,这些都会导致孩子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调节,无法独自应对困难,最终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处理。

✚学校因素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认知、情绪、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伴之间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在青少年群体中引起模仿。

✚社会因素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青少年通过网络渠道容易获取和传播血腥、暴力、自伤等信息,在一些错误的引导下,孩子没有办法客观认识到自伤行为的危害,处于好奇与模仿的心态,实施了自伤行为。

✚心理层面因素

自伤的孩子往往都有“非黑即白”的思维特点,容易关注负性事件,忽略积极方面,也更容易因遭遇困境而产生不良情绪。他们可能是习惯性地惩罚或贬低自己,通过自伤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也可能是通过在皮肤上做标记等方式从而确认自己的与众不同,部分青少年认为自伤可以“提供一种令人兴奋或刺激的感觉”;也可能是通过躯体的疼痛,不让自己麻木,并重新建立情感和身体连接;亦或者是一种求救、避免被忽视的方法,可以通过自伤来获得家人的关注与陪伴、满足自己的要求;还有一些孩子甚至为了抵抗自杀的冲动,通过自伤代替自杀的意图。

✚生理层面因素

持续的自伤行为还可能与个体的大脑活动特点相关,导致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平衡失调,改变个体的疼痛知觉,升高疼痛阈值和耐受性等。甚至改变人的大脑功能,如激活大脑的神经奖赏回路、抑制前额叶区功能,最终从生理层面演变成一种失控的成瘾行为。

02.自伤行为强化的后果

多数时候自残并不等于自杀,自伤行为也只是表象,孩子更希望别人能关注TA内心的痛苦与无助。孩子并非想自残,也并非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对困境的一种逃避对痛苦的一种呼救。TA想通过自残的形式来缓解这些痛苦。久而久之,随着自伤自残情况加重,孩子自杀的风险也会增加。其实,自杀者也是如此,他们并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想到通过自杀来解决,而是经过了求助期、犹豫期、挣扎期、平静期,最后在绝望中选择自杀。

 

03.情绪调节技巧

A.自我接纳

集中注意力于当下,减少对自我和他人的批判,增加对自身体验的认识和接受度。

B.正念冥想

增强正性情绪,运用冥想等方法,减少情感易损性,提高改善情绪的能力。

C.身体控制 

学习一些躯体控制情绪的小技巧,比如呼吸操、蝴蝶拍,情绪激动时用舌头抵住上颚。

D.寻找出口

学会转移注意力、自我安慰,冷静面对困难处境,采取理智的行动,减少负性的情绪反应。 

E.家人的关怀 

家人要学会沟通两大技巧:倾听、共情。在不伤及孩子自尊的前提下,给予最大的关怀。

F.多渠道的帮助 

多鼓励孩子学会向外界寻求科学的帮助,比如: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如果你发现孩子身上有可疑伤口,

可千万不能大意,

也不要简单粗暴地责怪孩子,

心平气和地坐下来,

好好地和孩子聊一聊,

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

多关心他们在生活、学习、交友方面的动态,

有必要时一起寻求专业的帮助。

孩子,

请停止伤害自己!

请学会爱护自己!

创建时间:2022-12-02 15:40
首页标题    健康宣传    科普资讯    青少年自伤:看不见的伤口在心里